为帮助新入职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培养高尚的师德修养,尽快了解校史校情,明确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顺利实现角色转变,积极融入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了2023年新入职教师校史校情模块系列培训。此次培训得到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共有188名新入职教职员工参加培训。
聚焦职业的荣光与使命,人力资源处齐晓亮处长以“荣誉、认同、使命——做一名骄傲的吉大人”为题,讲述了学校深厚的历史文脉,回顾了前辈先贤们怀揣民族复兴之心,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栋梁之材的辉煌历程。同时,他介绍了学校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并构建了多层面覆盖、多环节融入、多主体参与的教职工培养体系,以确保每一名教职工都能找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最优路径”。他鼓励新入职教师树立“生活方式”的职业价值观,并希望新教师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深爱吉大,以校为家,将立德树人作为职业追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勇担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聚焦教育教学的引领,研究生院孙俊奇院长和教务处姜湧副处长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孙俊奇院长以“夯实基础、求实创新,做合格的研究生导师 ”为题,围绕研究生导师的基本要求、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要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三个方面,阐释了科学研究对于高校教师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吉林大学研究生的毕业标准及导师记分办法,他强调新入职教师要从入职伊始就夯实基础,遵守《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注重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恪守科研伦理,坚守科研底线,做合格的研究生导师。
姜湧副处长以“以本为本,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那些事”为题,介绍了当前高等教育的时代大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学校在教学成果、专业建设、拔尖人才培养、教学奖励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并讲解了转专业新政策、日新计划、鼎新计划、微专业建设、2+6试验班等举措。她建议新入职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牢记第一身份,读懂培养方案,胸怀质量保障,掌握信息技术,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聚焦科研创新与管理,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委员会主任、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卢革宇教授、社会科学研究院曲红梅院长、审计处冉丹处长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卢革宇教授以“系好学术诚信的第一粒扣子,做求实创新的合格教师”为题,深入阐述了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学术不端的定义和范围以及对策方法。他通过丰富的案例强调了科研诚信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生命线的重要性,并希望新入职教师能够坚守科研诚信的“生命线”,成为科研诚信的第一责任人。详细介绍了学术不端的定义和范围,解读了学术不端问题原因及对策方法,希望新入职教师过好教学观、过好科研关、过好人才关,坚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不断追求卓越,做求实创新的合格教师。
曲红梅院长以“以开放的心态成就学术自我”为题,围绕高校教师的学术自我、青年教师为何要做科研、如何成就学术自我以及文科振兴计划及其他相关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她以教师的职业特点、学术自我和大学的功能作为切入点,指出做好科研是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必要条件,并给出了新入职教师具体可行的建议来成就学术自我。她希望新入职教师能够以志存高远的大气、真诚求索的正气以及敢于创新的勇气,闯出更广的学术空间,到达更高的学术境界。
冉丹处长以“落实科研经费管理主体责任,防范财经风险”为题做报告,介绍了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基本情况、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并着重讲解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的11项变化,以及学校层面关于科研经费的相关规章制度。她还介绍了科研经费监督检查情况,并通过案例讲解了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和只要风险点。她希望新入职认真研读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政策要求,增强科研经费内部管理能力,守住底线、不踩红线,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积极落实主体责任,管好用好科研经费。
聚焦学生引导与关怀,党委学生工作部梅士伟副部长以“学生思想行为特征探析与学生工作简介”为题做报告,他从学生的身份特点、思想特点、心理特点、行为特点对学生思想行为特征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对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启示:一是推动跨界融合,变“传授”为“浸润”;二是尊重学生需求,变“漫灌”为“滴灌”;三是强化运用实践,变“知识”为“智识”。最后,他介绍了学校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等举措推动打造的吉林大学“引领工程”,以及如何做好日常规范、危机处置和学业发展工作,以更加精准精细的方式进行管理服务。
新入职教师培训是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师角色、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举措,标志着新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崭新起点。学校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培训发展体系,将新入职教师培训工作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参训教职工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对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现状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对更好更快实现角色转变、全身心投身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等工作具有极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他们坚信,在学校的培养和支持下,一定能尽快适应学校环境、融入学校文化,并不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高校教育事业和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中,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