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督导专家听课笔记——高分子教学的新风貌:从“高分子物理”课看新一代成长

发布时间:2023-12-25    作者:    点击量: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做好课堂教学检查、总结、剖析、评估、指导等系列工作,为课堂教学质量保驾护航,是督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期,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校教学督导委员会,推出“督导专家听课笔记”专栏。希望通过督导专家听课反馈,能够拉近督导专家与任课教师的距离,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同时,向全校教师推广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动我校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化学院的教学在唐敖庆教授等学科奠基人的精心培育下,建立了规范、严谨的教学范式,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并成为国家重要人才培养基地。然而在新时代快速进步和发展中,那些经验丰富的主讲老师因年纪原因而逐渐离开教学一线,如何培养青年教学人才,实现优秀传统的无缝衔接是化学学院教学面临的紧迫任务。虽然是研究生督导,我依然觉得本科教学是核心,于是带着关注的心情,来到了学院年轻教师的课堂。

在化学专业中,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的难度是很高的,特点是物理概念和公式推导的内容很多,需要从基本原理出发理解高分子体系中的各种现象。该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讲起来比较枯燥,不容易理解,对教学要求非常高,以前一直由具有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担任。近十年来,学院启动了培养新教学人才工作,所以这次听课也是对这门课教学延续性和优良传统传承的进一步了解。首先听的是主讲教师赵成吉教授的课,内容为高分子体系的典型性质之一“玻璃化转变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教学。虽然有明确的定义,然而随着高分子科学发展和表征技术的进步,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融合新的研究成果。因此,如何将传统概念与学科发展新结果结合起来,是讲好这门课程的关键。从结果看,赵老师对这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思考,对如何深入浅出的讲好这一关键问题做了非常细致的设计。他从现象讲起,引出玻璃化转变的概念,从物理化学变化和分子链运动状态角度加以阐述。听完以后有了很多感悟,特别是有几个特点比较鲜明,可为更多的青年老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因为热爱才有激情。通过对其本学期所有教学视频的回看发现,赵老师从一开始就以饱满的热情,激情的语调感染着听课同学,吸引他们无暇他顾而把全部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对高分子物理发展过程的了然于胸也使得他的讲课过程像是在讲一个科学故事,娓娓道来。虽然这些内容对我来说早已熟知,但是也仍然被他深深吸引。

深度把握,收放自如。对于理论性强、内容多的课程来说,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要求也非常高。赵老师通过几年来的不断进步,已经做到了融会贯通,拿捏到位。他把全部课程知识装入脑中,利用讲课思路带动PPT课件和板书,有自己的风格,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心中有教案,不用照着看的上课风采。为了摆脱沉闷,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设问,引导同学主动思考。他也适时利用研究中发生的奇闻轶事,活跃课堂气氛。此外,他也用请学生上台回答问题方式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听课。

教材作依据,凝练加提升。重点和难点如何释放,这是所有课堂教学中都要面临和解决的,不同课程有不同的方法。赵老师从日常生活中高分子用品在受热时的现象讲起,引入概念,说明什么是玻璃化转变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给出数学式并上升到物理化学认识。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很好地将高分子受热表现与机械性质、热力学和动力学归纳、及分子水平的结构和链运动结合起来,形成了对玻璃化转变的系统认识。

教无止境,不断总结将使这门课走得更快更远。令人欣喜的是,还有3位老师承担了本学期的高分子物理课教学,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青年教学队伍。吴光鹭教授(海外优青)和钱虎军教授(优青)虽然科研任务繁重,依然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他们从高分子自组装和理论模拟研究的角度为这门课的教学扩大了视野和深度。通过这次听课,我相信这一课程已经完成了新老交接,进入了快速发展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