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展示各学科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我校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经验交流,10月17日中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吉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第74期“融情入理 立德树人——我的课程思政”主旨午餐会。本次活动在中心校区鼎新楼A223教与学空间举行,邀请了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张伯寅副教授,以“聚焦学科内涵,触发课思聚变——新背景下外科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体会”为题,与30余位来自不同学院的教师进行了课程思政学科育人经验交流。活动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医术教授主持。
张伯寅副教授以他讲授的《外科学》课程为例,从课程现状、课程创新总体设计及举措、创新成效、创新总结及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他指出新时期要着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关键问题在于医疗建设如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新医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为重要,而课程思政为新医科改革的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他强调,课程思政要以课程专业内容为载体将“课”与“思”两者有机融合,依据学科专业特点设计教学目标、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进而形成教学方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全方位思政融入。
在提问交流环节,参会教师就如何将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的融入思政元素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
最后,王医术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课堂教学和课程思政之间应该是紧密结合、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最根本的是教师要讲明白课,让学生爱听、爱学,听会、学会。教师要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知识体系,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中,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取得更加显著的育人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