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入理 立德树人:我的课程思政”——育外语人,铸思政魂:融情入理 学思知行(教学午餐会:总第53期)
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会、教务处联合举办的第53期“融情入理 立德树人:我的课程思政”主旨教学午餐会,6月16日中午在中心校区鼎新楼A223教与学空间进行,外国语学院宋婷副教授以“育外语人,铸思政魂:融情入理 学思知行”为题,与50余位来自不同学院的教师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活动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业务副主任宋志光教授主持。
宋婷老师主要从其本人担当的学科导论课程、核心基础课程以及教学实践平台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在外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主要路径。她从个人教学经验出发,梳理了课程思政的发展脉络及其重要意义与价值,分析了高校外语教学课程思政实施的可行性与阻力。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历史发展、社会变迁以及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等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外语课程具有润物细无声思政育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校外国语学院日文系的核心课时充足、师生接触频繁和班额人数较少等特点也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她还从日语系发展历程中领悟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学传统,正如外国语学院前院长宿久高教授高度概括的“敦品、励学、创造、贡献”的日文系精神,这些历史传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外语学子。同时,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职业道德的培养、对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与批判意识以及主体认同与世界眼光的互构等思政内容也在宋婷老师的课程中到得了充分的挖掘与融入。在提问交流环节,教师们就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素材挖掘、如何提高课堂趣味性、课堂教学方法等教学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本学期共组织了十期“融情入理 立德树人:我的课程思政”主题教学午餐会,邀请来自不同学部专业教师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展示各学科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成果,累计线下参与500人次、线上参与1800人次。参与活动的教师表示,从不同学科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中汲取了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凝练方式和实践路径,对于提升自己主讲课程的思政能力获得了灵感。教学午餐会活动为我校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