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教学管理经验分享——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3-06-29    作者:    点击量:

近期,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相关学院,推出“本科教学管理经验分享”专栏。希望通过经验分享,能够促进学院间的学习交流,提升学院本科教学管理水平,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以及融合式教学与教学创新,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

 


本期分享人: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曲兴田教授

曾任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本科教学副院长,现任国家级机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

回顾近四年教学副院长的工作经历,很感慨也很自豪,在此期间,机械学院本科教学获得了多项荣誉,这些荣誉的获得,不是一个人的成绩,而是凝结着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学院班子的通力合作与配合、全体教师的鼎力支持和教务办等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四年里带领全院教师,完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报机械工程一流专业并获批,申报一流课程并获批6门课程,获评线上教学先进单位、课程思政教学单位。完成了新工科专业建设、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工科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国家级教学成果培育、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教育部改善办学条件项目申请与执行等工作。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与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实施。建立本科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组织机构,形成反馈评价机制。搭建实验、实习、课外创新等实践平台并开发综合实验项目。完成线上、线下、慕课、说课等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完善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导师制科研训练等课外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已获得几百项大学生创新成果和多项教学科研奖项,并通过教学成果分享与交流会对外辐射。

下面就个人的工作简单做一个总结,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勤学多思、善谋敢干

在担任教学副院长的初期,由于个人在本科教学理念和管理工作经验方面欠缺,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讨会、教学副院长经验交流会、工程教育认证推进会、新工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交流会等会议,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深入研究本科教学管理诸多事项,与专业教师合作完成机械工程专业认证的全部工作,主要负责申请报告撰写、自评估报告撰写与统稿、校外专家现场考察准备、实验室等硬件条件设计等工作。


2018年6月机械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专业认证,并且专家没有提出任何有关专业教学的疑问。2018年7月按照新工科建设要求,开始着手准备机械工程专业转型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申请,同年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获批,2019年开始招生,目前运行状态非常好。与专业教师共同研讨完成机械工程一流专业申请并获批,与基础教师研讨一流课程申报并获批6门。


二、创新担当,务实笃行

在教学管理和工作中,敢于创新和担当。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接到学校布置的任务之后立即启动机械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组织召开机械学院师德师风与课程思政建设动员大会,申报课程思政项目40余项。协助学校出版“融情入理,润物无声”论文集,机械学院有16篇文章入选。在研究生推免、毕业设计答辩及二次答辩等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都会主动承担,不惧怕问题,敢于解决问题,做到零失误。在日常教务管理过程中,深刻解读学校下发的各类教学文件,坚决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执行,在工作中努力消除各类分歧。


三、敢为人先,勇立潮头

在教学和课程改革过程中,亲力亲为,带领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等。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实践“说课”、教学设计、课程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

四、凝心聚力,合作共赢

与广大一线教师、实验教师和教务办工作人员打成一片,与大家通力合作,攻坚克难,出色完成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新工科专业建设、工科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等任务。同时也提升教师在工程教育、新工科建设等领域的认知和业务能力。

五、修身律己,慎终如始

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如一,严格要求自己,几乎每件事情都是亲力亲为,从我做起,不辞辛苦,勇于奉献,无怨无悔的投入到热爱的教学管理工作中。

六、初心不改,使命不怠

四年的副院长工作,有快乐、有苦楚,不管经历多少难题,都始终做到初心不改,使命不怠,本着对学生负责、让学院领导放心的态度,出色的完成了教学管理工作。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四年教学副院长工作的简单概述,不是在歌功颂德,只是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管理经验,力求把学院的本科教学做得更好。我的初心就是:“学”他人经验,关注社会需求;“思”专业转型,凝练专业目标;“创”管理方法,规划学生发展;“践”教学实施,跟踪教学质量;“悟”创新成果,评价持续改进。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大家一起努力,把吉林大学的本科教学提升到新的高度。